
冬至是冬季里的第四个节气,但对于冬至节气,依旧有许多的人不是很了解,而且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清楚冬至节气的由来,但冬至其实由来已久,有着非常悠久而漫长的历史。
冬至节气的由来与传说
传说,在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,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。所以当时的人们最初过冬至节,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。而且古人认为自冬至起,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,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,是大吉之日。而真正的把冬至作为节日,则是源于汉代,汉代以冬至为“冬节”,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“贺冬”,并有互贺的“拜冬”礼俗。魏晋六朝时,冬至称为“亚岁”,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;而宋朝以后,冬至变渐渐地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。
冬至科普小常识
在我国民间,冬至又被称日南至、冬节、亚岁等,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,而且还是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,而且还是冬季里的大节日,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讲法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